招生就业

就业指导

肇庆市科贸中等职业学校 就业指导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3-03-15 浏览次数:

就业是职业教育之本。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业问题事关教育发展,影响社会稳定。职业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其目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三化”、“四个结合”,即能力培养的专业化、教学环境的企业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化,以及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价标准制定的企业与学校结合、教学过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学生角色与企业员工角色的结合、学习的内容与职业岗位内容的结合。

提高职业教育学生就业率,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改革职业教育教学,增强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按照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开设市场需求的专业,改革课程设置,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同时探索职业教育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过程实施、全方位开展、全员参与的“三全”模式,建设一支专门化、职业化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只有毕业生出口畅通,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招生形势肯定一年比一年好,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源问题,所以,就业率高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招生方法。确立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线,统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一、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措施

1、开展就业调研,推动教学改革。

一是提出职业教育构建多层能力结构模式的培养目标,强调职业和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尽量缩短学校与职场的距离,使毕业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

二是实施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素质教育。通过素质教育的开展,帮助学生提高诚信和正直、主动意识,提升交流和沟通能力,努力一生学习这几个个人素质。提升表达沟通能力、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参与性这三大能力。

三是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订单教育”是产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最重要的方式。对企业而言,可以直接定向地从在校学生中为本企业培养适合工作岗位要求的人才,经过培训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从学校角度讲,这种办学形式为学生就业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能够大大缓解日益加重的就业压力。

四是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职教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开展创业教育是世界职业教育的新趋势。

2、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一是全过程实施。就是指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在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业指导中,注重把好三个关,即新生入学教育关、专业学习关和毕业就业关;用好就业指导书:即《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就业指导》。

二是全方位开展。就业是指就业指导工作全面渗透到学校日常教学的各个方面。一方面要建立适应市场的教学机制:设置专业以市场需要为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应充分考虑市场实际;根据社会变化和市场需要来合理调整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使教学内容符合社会实际、紧跟市场变化;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案例教学、现场教学,课堂中要多组织问题讨论;增加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实习实训;在考核评价方面,增加社会调研与实践、实习实训的权重。另一方面就业指导工作要进课堂、进宿舍、进家庭、进社会实践场所。所谓进课堂,是指将“就业指导”系列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正常教学大纲,从入学就开始开设学生职业指导讲座,结合专业开展学生网页制作、图像处理等技能大赛,提高动手能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就业搭建平台,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所谓进宿舍,是指负责就业指导的领导和老师深入学生宿舍,结合学生思想工作,解答学生就业方面的疑问,开辟专栏发布有关就业政策、考岗位证、招聘信息等;所谓进家庭,就是指定期向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成立“学生家长咨询委员会”,听取他们对教学、专业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等方面的建议;所谓进社会实践场所,是指每年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到商贸企业实习、实践、勤工俭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接触社会、锻炼岗位能力。

三是全员参与。是指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就业指导工作,形成“上下一盘棋,同心促就业”的良好局面,同时重视发挥校友支持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形成

“人人关心就业,时时想着就业,尽心尽力促进就业,齐心协力搞好就业”的可喜局面。

3、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出口(就业)畅,进口(招生)旺,但很多学校却将发展的着重点主要放在扩大招生规模上,对教学质量把关不严,尤其就业推荐环节极其薄弱,头重脚轻,有的学校招生人员达百人,而就业办人员不到十人,这不符合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办学理念。首先人员配备到位;其次抓好专兼职两支队伍工作人员的知识和能力培训;第三,抓就业研究工作,发表与就业问题相关的研究文章。

二是提高就业服务质量、狠抓就业工作落实。首先是就业管理信息化。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在生源统计、信息需求统计与就业方案核准等各环节实行计算机管理,及时了解毕业生动向,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在学校公告栏开设就业指导专栏,多种渠道发布就业信息。其次是就业工作制作化。规范和完善就业咨询、信息收发、用人单位招聘、签约管理、毕业生跟踪管理等工作制度。定期公布各专业的就业率。第三是就业工作形式多样化。各系形成了全员参与、订单式培养、逐级承包、双证培训、网络管理,人盯人战术等各具特色的工作方式,毕业生人均被推荐两次以上。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处处为学生着想,学生有求必应,随到随办。

三是以就业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质量,形成良性循环。由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认真仔细,推动了教学改革,毕业生综合素质良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上手快、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

二、就业指导具体工作实施方案

1、 学生入学阶段的准备工作:

(1)对学生个人基本情况进行摸底;

(2)建立就业学生档案。

2、 学习阶段对学生开展的职业指导工作:中职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创业就业指导》

实施内容:

(1)宣传、学习学校制定的就业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择业、就业心态,正确处理学生自身、用人单位和学校的关系;

(2)围绕岗位用人特点和标准,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以适应社会竞争上岗的需要;

(3)围绕职业能力标准,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如:文字能力、书写能力、语言能力、沟通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观察能力、领导能力、竞争能力等;

(4)围绕职业业绩标准,引导学生何谓合格人才和做好工作,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以及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的心理素质;

(5)围绕职业道德标准,引导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讲究人品,讲诚信,忠于职守;

(6)围绕职业态度标准,引导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谦虚好学,积极向上,勇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奉献;

(7)围绕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事业,走好“先就业生存——再积累发展——再自己创业”和实现“人在——人材——人才——人财”的发展之路;

(8)围绕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渠道,自身的综合素质等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择业、独立就业的能力;

(9)宣传劳动法规,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3、强化、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工作:

学校实行2+0.5+0.5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和岗位实习。

(1))联系单位供学生实习,并要求每位学生写实习总结;

(2)组织用人单位来学校现场招聘,学生应接受用人单位的考核,考核合格被录用者,由录用单位、录用者本人、学校三方签字,安置工作结束;

(3)考核合格被录用,但因本人原因放弃并达两次者,责任由本人负责,安置工作结束;

(4)经用人单位考核不合格而未被录用者,再安排一次推荐(含降低条件),再因本人原因(含不愿上岗),安置未能成功者,责任由其本人负责,学校不再安置,安置工作结束;

(5)就业安置工作结束,应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上报学校负责人并存档,同时将学生安置情况及用人单位资料存档,以备查阅;

(6)支持、鼓励学生自谋职业和自己创业。

4、学生的就业跟踪服务工作:

(1)回访用人单位,了解学生上岗后的思想和工作状况,协调双方关系,同时对就业后学生的近况进行留影拍照,作为学校资料保存。

(2)安置上岗后的学生在半年内下岗的,应视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处理:如属单位破产、倒闭的则再安排推荐一次,不属于这类情况的,则由本人自谋职业(包括因不能胜任工作以及自主辞职者)。

(3)安置上岗后的学生在半年后下岗的,无论是单位破产、倒闭的,还是不能胜任工作以及自主辞职的,学校都不再安排推荐,则由本人自谋职业。